欢迎进入张信哲代言的欧宝娱乐网站下载官网!收藏网页 | 在线留言 | 网站地图
应用:
中国汉族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是汉民族文化的一个集成部分,它与竹文化、佛教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历来中国有“制扇王国”之称,扇子不仅作为一种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取凉工具,现如今也演变为有实用功能的艺术品,中国一向有在日常器物上施以装饰的传统,于是扇柄扇骨上又雕工,扇面正反上加书画,使人顿生爱羡之心、宝藏之意,陈伟今天集藏的一大门类。今天我们请到了三位从事绘画、制扇的艺术家,他们是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书家李大章,天津华夏艺术研究院扇艺设计所所长阎尔新,制扇工艺美术师张华。请三位艺术家和我们大家一起畅聊关于扇子的故事。
嘉宾:阎尔新,祖籍山西,1966年出生于天津,幼承庭训,五岁便开始有效学习书法。他初习颜柳,弱冠入汉碑,而后浸淫金文。行、草痴情鲁公、长史二家。绘画则对元、明、清山水诸家倾注了巨大的心血。之后经过多年磨砺,作品逐见己貌。
[阎尔新]:扇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确实是非常悠久的。从我们历代的工艺美术作品中、绘画作品当中已经就能看到了。扇子起初不是现在的形状,是由各种各样的形状逐步的演变到今天的折扇的。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春秋时期的楚国是非常炎热的。这一个地区的日常生活中就会用到扇子。那么,摇扇子是怎么摇的呢。在楚国的皇宫中,扇子是架设在屋顶上的,由两个宫女拉绳子,扇子就左右摇摆了。这就是扇子的起始阶段。后来就有,当皇帝出行的时候,为了体现帝王的威望、威严,在皇帝身后会打着扇子。到了魏晋时期,扇子又有了新的发展,这和之前又有了很大的区别。这一段时期的扇子,就有了许许多多的画家开始在扇面上写字绘画了。不过,这一段时期的扇面上是没有山水画的。这就涉及到山水画的发展史了。
唐宋元明清,这五个时代,包括五代十国。扇子的兴盛是每一朝每一代的文人、制扇大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扇子在发展过程中有章可循,同时他以不同形式的扇形出现,又把传统的绘画艺术表现在上面。到了民国时期,扇子的文化就达到了巅峰。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民国时期也属于动荡时期。这一段时期许许多多的艺术家、政客、还有一些大买办、大商人,他们这些人在业余时候,绘画的水平非常高,只不过他们不是以画家、书法家而自居的,他们有自己的主业。可见,古人在传统国学上,首先修为的是民间传统文化。所以现在在市面上很少见到当时的扇面,即便是见到了也会给人为之一振的感觉。他既不是画家、也不是书法家,他这样的一个东西写的画的就这么有尽兴。这就是文化渊源所起到的作用。到了民国时期,扇、画,包括扇骨都达到了巅峰时期,做工,雕刻,用材以及最后这个扇面由谁来画,都达到了至臻至善非常完美的地步了。
[天津美术网]:自古以来历代书画家都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为什么都钟情于在扇面上创作呢?
[阎尔新]:在扇面上抒情达意,书写、绘画,包括还有印章印在扇面上。为什么这么钟情于扇面呢,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首先它便于收藏,因为扇子折起来的时候比较小巧,走到哪里都能打开欣赏。又比如说,在文人雅士相聚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展示给大家,与大家交流些意见,请这个前辈指教一下。假如,我是画大画的话,怎么办呢?这就是一个方便与不方便的问题。其二,在扇面上呈现的作品是扇味十足的,是平面纸张达不到的效果。而且,书也好,画也好,扇面的一开一合如瓦棱,用笔的时候会产生一些折痕。这些折痕恰恰又能使扇面味道变得更浓厚。这也是其他纸张做不到的,形成了一个独立韵味的书画艺术形式。再有,在折扇上抒情达意,还有一层什么含义呢?比如说,在出席参加一些特殊场合的时候,可以用这些名家的作品来提高本人的档次以及审美,身份。也能说这是在炫耀,当然这种“炫耀”不是贬义的。古人是很讲究这些的。其实就是借助名家的作品来提升个人的品位,身份。
画家在扇面上抒情达意还有一层含义。在扇面这个小小的方寸之间能把画家的功力完全体现出来,也给画家提出了一个很大的课题。在这方寸之间能把书法、绘画做到至臻至善,非常完美。也是画家非常得意、非常自豪的事情。扇面平着画完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具备扇画的味道了。当折上再打开的时候,扇画的味道就更加浓烈了。所以说,无论是平着或者说是折起来的都具备了扇画的味道。平的扇面我们能把它镶在镜框里。现在许多收藏家都舍不得去穿扇骨了,直接把扇面作为装饰品镶在了镜框里。镶在镜框里和扇形是不一样的,扇形是扇形,扇面是扇面。因为有折痕,笔墨出来的效果是平纸达不到的。所以说好多人把扇形叫作扇面,概念是很含糊的。扇形就是扇形,扇面就是扇面。
扇面打开之后穿上扇骨,正如美女也要穿上非常考究、非常有修养的服饰一样。这个服饰就得由制扇工艺大师来完成了。如何去设计,用材、雕工、打磨。所以,制扇工艺大师背后在制扇的过程中也蕴含了非常艰辛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这两种劳动的结合使得扇骨至臻完美。然后再与扇面结合,岂不是相得益彰,尽善尽美。
[阎尔新]:题材和形式现在分的十分普遍。题材中,山水画是放在第一位的。包括山水、花鸟、走兽、蔬果、草虫等等。这是题材。形式,现在的形式发展更丰富,有传统的、有创新的。我是在不断地去变化的。我们的审美是要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所以说从形式上讲,古人是教材。格锦扇分为四格锦,所谓四格锦是画面的两面,一边是一书一画,占扇面的两半,反过来是相同。八格锦,就是正四反四。还有更甚者十六格扇。十六格锦就太难得了。因为十六格锦扇请到了十六位书画家,不能雷同。这把扇面的价值绝对是价值不菲。因为,你想求十六位书画家在一张扇面上画非常珍贵非常难得。所以,我说,大家在收藏扇子的时候,一定要珍惜画家的劳动成果,再有就是好好对待你的扇骨。
[阎尔新]:创作扇面的时候,从技法上,抛开用笔用墨用色之外。针对于扇面的特殊性。扇面不是普通的宣纸,要在宣纸上加很多的矾。画画的时候,要考验一位画家一定要用笔肯定,上色大胆,干脆利落,不允许重复。否则扇面中的色、墨与胶一融合,就会使扇面花掉了。在作画的时候,要求画家的水准。在快速画画的前提下,把画家的真实水平、风格充分的体现出来,还不能使得扇面花掉。第二个是,在画的过程中学问有很多。一幅扇面打开之后给人是什么气息。三个人同时看一幅扇面的时候,感受到的气息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个气息以谁为准,以作者本人为准。也就是说,画家本人在画的过程中所表达的意境。意境从何而来,首先是构图,构图要符合画理,实际上就是符合作画的道理,符合构图道理。一定要有阴有阳,一定要有矛盾。矛盾是什么呢,就是有前后,有干有湿,有浓有淡,有虚有实,有燥有润,颜色还要有冷有暖。还有就是空间一定要拉大。不足盈尺,给人以千里之外的感觉。这是绘画高手才能表达出来的。
其二是,好多收藏家还有好多扇子发烧友都忽略了一点,就是扇面上的落款,还有印章。这两点很重要。画家在扇面上落款有一定的局限性。落款的位置不能影响整个画面,这是一门学问。再有就是用什么风格的印与画相吻合,这也是一门学问。所以说,一幅扇面融合了诗书画印于一体。一张成功的扇面,一张令人满意的扇面,达到至臻至美的效果是很困难的。包括画家本人,在某一阶段能出来几件令自己的满意的作品也是很困难的。这就提出,要求自身不断的去探索,去研究,与别人交流。
在做扇画的时候,一个画家务必不要把功利挂在前面。带着功利之心作画的时候,非常容易就被内行人看出来了,因为画中透着浮躁的感觉。通过用笔就能看出来。所以说,文如其人,书如其人,画如其人。这句话果然不假。而且,我认为画家在作画的时候杜绝应酬之作。比如说,用金钱来考虑的时候,他给我一万块钱,他给我六千。这两种态度应该是等同的。我时常告诫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姓名。从构图、设色、用笔等等,以至于我们谈到的态度问题,应该是和我们出来的作品在一个水平线上。不能给人以震荡之感。所以说,画家在画扇面的时候,首先心要静,而且呢放点音乐,闭上眼睛联想场景,我觉得这种意境与不听音乐和心里浮躁是判若两人的。
[天津美术网]:在当今艺术市场,扇面作品的走势是怎样的?未来的发展的新趋势如何?
[阎尔新]:当下的扇面艺术市场,是逐步升温的一个过程。扇面看似小,但是其中的文化信息含量很丰富。这是其他任何作品做不到的。比如说,一幅书法作品,仅仅表现的就是书法。但是在扇面上,却有着很多信息量,这包括诗书画印,样样俱全。这就支撑着扇文化艺术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开来的原因吧。
在扇面艺术市场上,要求收藏家独具慧眼。再有就是,市场走势。通过近十年来的艺术品拍卖的走势来看,是节节攀升的一种趋势,甚至有非常令人惊讶的价位。 陆俨少、李可染、张大千、黄君璧等民国大家,他们的作品,单就一个九寸十四档的扇面作品,都是价值不菲的。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的攀高。折扇虽小,但是在小的作品中能让人找到感到惬怀的东西,非常满意。这种感觉是其他作品替代不了的。再有就是,折扇保存起来十分便捷。所以说,折扇艺术前景,艺术生命力将会是越来越旺盛的。
张华扇艺座落于天津古文化街古玩城,由张华、张仁华兄弟二人创建于2004年,是一家以中高端折扇制作、老扇修复为主体业务的折扇工作室。自创建之初,本着“将民族传统技艺发扬光大、以百分百的责任心对待每一把折扇”的原则进行着折扇制作。张华扇艺历经近十年的时间已慢慢地发展成了集折扇制作、选料定制、折扇维修、老扇修复为一体的面向众多购买的人全方位服务的扇艺工作室。形成了以湘妃、凤眼为高端折扇系列;以罗汉竹、梅鹿竹、棕竹、紫竹折扇等为中端折扇系列;以精工玉竹折扇、精工老料玉竹折扇为经典折扇系列共计百余种头型的产品结构。近年来又先后签约了曹晓明、王立等扇刻名家,在天津由此带动了清新而古雅的收藏、把玩竹扇的潮流。
[天津美术网]:扇子的材料有哪些,不一样的材料质地的扇子结构特点又有怎样的?
[张华]:一般扇子分四大类,竹、木、牙、角。扇子带帽的材质一般是角质品。今天咱们最主要聊的是竹扇。竹子分很多门类,至少有上百个品种。大家比较推崇的是湘妃竹、凤眼竹等。这些竹子被赋予很深的文化渊源。关于做工。一般竹料的柔韧度是比较讲究的,也好掌握。再有就是象牙,在百年之后,韧性、弹力、柔韧度都会差很多。竹、木、牙、角四种材质中竹子是排在第一位的,受到文人雅士的喜好。
我是南方人,但是我在北方已经生活了将近20年了。我现在做的绝大多数都是南北互通。最初,北方做折扇是比较粗,线条比较完美的。在北方生活了这么些年。我做到了把南北结合,把扇子做到既要大气,又要比较小巧、细腻。比如,烫钉一定要做到像“鸟眼”一样,要圆润还要透出光亮。又如黑钉,也要做到像小昆虫一样,像眼睛一样黑亮黑亮的有神。
[阎尔新]:扇骨,是制扇工艺师是用自己辛勤劳动制作出来的。比如说,他们开动脑筋,研究一些新的款式,如何符合现代审美。所以说这就倾尽了脑力劳动。一把扇子,到我们手里去把玩的时候肯定是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的。
[张华]:我们每天能做出一两把就已经很不错了。每一把扇子的流程是要先开料,然后再煮,再晒。在材料产地需要做到,开料、煮料、晒料,达到四成新的时候,再运到天津来,然后再重新制作打磨。每一个细节都必须要格外注意的,都是需要严谨的。扇子两侧的为大股,按照尺寸分为九档、十一档、十四档、十六档的扇骨组成。制作的过程中,先晒料再煮料。线条的掌握最主要是看刀工。如画家绘画一样,找准线是最难的。其次是开肩,肩又有美人肩、直肩等。在前人的基础上,我们延续了诸如和尚头、尖头等不同样式。
民国时期的扇子现在是不好见到的。在老家里,有做房梁的竹子,存在都上百年了。有时候看着非常好,就把它拿下来,一点点的进行制作。先把皮扒下,看看竹子完不完美,漂不漂亮,然后再进行制作。做扇子是很讲究的事情,不能随随便便的制作。老料要比新料好。这是因为老料是通过时间的检验,料中的浮躁早就过滤掉了,显得很沉稳。
扇面的材质有很多种,有宣纸,娟面等。娟面就是传统的真丝,一般是在娟面上进行工笔创作,再有就是传统山水画,看起来非常美。宣纸,在历史上是非常有渊源的。扇面在制作的步骤中,是要三层纸,中间放置一个小格条,这方便穿扇骨。折叠、延边都是比较发杂的细节过程。扇面在加固过程中,采用胶棒就可以了。传统的加固是用到浆糊的。只是现在是夏天,浆糊容易变质,影响环境。如果用化学胶的话,对扇面,扇骨都会产生伤害的。比如说,在把玩扇子的过程中,经常的开开合合,容易对扇面造成小的损伤。在修复的时候,一般的胶水通过水蒸气烘托就能很顺利的取下来。但是,化学胶水就不行了,要用小刀一点点的刮。在刮的过程中,对扇面、扇骨势必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我建议我们大家在扇面加固的时候,采用一般的胶水就可以了。
[天津美术网]:扇子在日常用的时候,经常会发现扇子不如最开始时那么紧凑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张华]:扇骨上有四个点。在扇钉处,一定要做成像手一样,有一定的弧度,就能把扇骨拉的住。其次是在腰上,做的幅度比较大,起到了扇子的合力。总体来说让扇子各个点的力相互协调,相互牵引。才能确保扇子之间力的均衡,不再松散。
[天津美术网]:抛开创作,玩扇子的讲究也是有很多的,把玩的同时怎么样更好的进行收藏?
[张华]:作为一把好的折扇来说。蕴含着诗书画印等内容。尽量做到少打开,即便是打也要轻轻的打开。每天在把玩的时候,轻打轻合。这样能在日常中保证了扇面的寿命。
[阎尔新]: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切忌快打快开,感觉上是很潇洒了。但我敢肯定,这把折扇肯定不是自己花钱买来的。如果是花钱收藏来的折扇,我相信不会这样做的。这样做的话,先把金钱抛开,主要的是对书画家作品的一个极大的损伤,是对作者不尊重的表现。关于对折扇的保存,“盘”是最重要的。我们中国的文化,是离不开一个哲学道理的,那就是中庸之道。把玩的过情,扇面的寿命就会很短。一辈子也不打开,照样会结束。
[张华]:如果不把玩的话,时间长了,扇骨中的水分就蒸发没有了,变得很脆了。偶尔也得打开一下。
[阎尔新]:比如说,我们收藏一幅名家的扇面。作为一名藏家如何展示给客人看,在欣赏的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一,看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距离,能够看到就可以了。第二,不要在扇面前讲话,讲话的时候会有唾液溅到扇面上。第三,最杜绝的就是边喝水边欣赏。一旦水洒到了扇面上,对于这件折扇的价值会大打折扣。我们要注意的是,带上白手套,摸着扇骨轻轻的打开折扇。带着手套也是不能摸扇面的。
[天津美术网]:那在日常把玩的过程中,如何做才能让扇子的寿命更长一些,我们该注意哪些事项?
[张华]:扇骨一定是大于扇面的。因为,一把扇子天天的在手中把玩,不断的与手接触。会把扇面的几个边角碰到。我们在做扇子的时候,会把一些开肩的角往上提,尽量让之间的距离拉大一些。作为玩家来说,扇骨和扇面的保存必须要格外注意,一定要少打少合。把玩折扇就是一个附庸风雅的姿态,折扇中蕴含着民间传统文化的底蕴。在日常把玩的时候,尽量就是盘一盘,玩一玩就可以了。
[张华]:关于保存,夏天的时候就不会太在意了。因为夏天出汗多,只要手不接触扇面就可以。在冬天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将折扇放在一个小盒子里,放在抽屉里面。离开暖气就行。因为接触暖气,干燥的话,扇子会容易变形的。这是其一,另外就是热气会把扇子中的水分吸干,使得扇子变得干脆。总体来说,扇子最忌讳的是干燥环境。时间长了,扇面的纸张变得会很脆,再一打一合的话,会对扇子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有很多收藏家会把两三年的折扇扇面取下来,进行装裱展示。扇骨的保存,尽量就不可以让扇骨折断。一般的折扇,扇钉是容易坏的。扇钉是用牛角做的。长时间后,牛角的韧性会慢慢的丢失,所以非常容易坏的。
[张华]:关于老扇子的修复,我做的是比较多的。随市场环境的不断升温,慢慢的变多的老扇子要重新修复。上百年的竹扇不会有新作的这么趋近完美。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瑕疵。我们只可以是一点一点的进行修复,让老物件变成一个能够上手的玩品,艺术品。其次是,把名家的扇面,尤其是老扇面,配上一个老的扇骨,组成了一把新式的折扇。那么这把扇子在拍卖市场上的前景是非常非常大的。修复一把老扇子,要去寻找一些老的扇骨,进行一点一点的修复。假如没有相适合的扇骨的话,是修复不了的。
嘉宾:李大章,1963年生于天津。天津美协会员。1978年拜天津市著名画家张洪千先生为师,学习中国画技法。现为天津政协书画研究会会员,民革天津画院会员,事迹被收入《中国美术家人名录》、《中国民间名人录》《中国当代名人录》,2009年7月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五行蟋蟀说》。
[天津美术网]:在扇子上创作书画作品是否局限性比较小呢?我们该如何去布局?
[李大章]:这正相反。在扇子上创作书画,比一般的字画要求的空间还要大。但是,在扇子上作画,常人认为“小”,是因为扇子的弧线,章法布局对于一个人的城府修养要求的比较高。所以,抒情、绘画就会框住,这样就会认为很小了。其实,一个小小的扇面,上面大,下面小。一个扇面上饱含了大千世界。需要一个人的城府修养,扇面不同于大画,不能有败笔。从创作的章法布局来讲,首先想到的是扇面,需要用一种修养去创作,而不是特意的去迎合某人,才能在扇面上体现了不同的内心世界。画一个昆虫也好,画一个鸟也好,如齐白石,再到张大千,画一个千山万水,甚至扇面上还有过“江山如此多娇”。但是章法布局,在扇面上画不能画的太堵,不能太满。如果太堵,太满,就找不到主题了。所以说,很多画家会认为在扇面上作画是不好驾驭的。
扇形的角度。比如说一幅大画,重心是可以有选择性的。但是扇子的重心就是最下面的一个点。如果重心把握不好,就说明了不会构图。这需要长年的磨练与深厚的修养。扇面的重心是一种感觉,也就是说,整张扇面给人的视觉是正的。左边右边布局相当,不会有轻重之分。这里面,还有留白。一幅作品好的留白也是大文章。
从元末明初时期,出现了画家在扇面上作画。分为平行式的构图,在扇面上横一幅画式的构图。画出来的扇面,所呈现的事物是正的。还有一种是曲式构图,是沿着扇面的形状曲线进行构图的,取的是扇面的圆图。画扇面,笔墨不好用,扇面是凹凸不平的。中国画是讲究线的,行笔的时候好多棱是挡住线的,这样就不好表现了。一位书画大家在扇面上作画会有意的避开棱,或是说会充分的利用好棱,用笔的锋芒使劲。
[李大章]:一位画家很多时候能够把画画的很好,但是在扇面上操作起来就不一定很好了。因为扇面要求的功力很深。在扇面上画的时候不能有败笔。任何一位画家在创作的时候不会有败笔的。有败笔的话,也会有充分的空间去弥补。但是,在扇面上画,纸是比较难掌控的。所以说,在扇面上作画的时候,每一笔都是需要谨慎的。
[天津美术网]:扇子的种类虽然有很多,但被藏家所垂青的主要是折扇和团扇,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李大章]:这是和历史背景和文化有很大的关系。真正出现团扇是在北宋时期,之后才出现了折扇。为什么收藏这两种扇子比较热呢,就是在北宋时期的绘画水平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画团扇是当时非常有影响的画家,主导了一个时代,影响非常大。普通的画家是画不了团扇的。好多宫廷的绘画大家画了好多团扇。在民间,或是说名气不大的画家是很少画团扇的。正如精品太多,所以就引起了收藏热。扇面是难掌握的,比较精的作品。到了明朝,画扇面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如唐伯虎等大家。到了清代的时候,扇子就逐渐衰退了。清代时没什么大家。如八大等很少在扇面上绘画的。这和历史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清朝时期是满族当政。满族权贵们是不懂汉族文化的,他们讲究的是扳指、饰品等。当时时期,扇文化提倡的比较少。到了民国时期,就涌现了一大批大家,如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等。有这么多位大家画出了这么多精品,流传于世,蕴含了好多故事。所以引起了现在的收藏热。人们现在拿起一把扇子,会看扇面上的作品是谁画的。这就象征了个人的身份与修养。
[李大章]:鉴赏一幅扇面,包括扇骨也是重要的。鉴赏扇子的时候,首先看扇骨。扇骨是上品的话,扇面肯定也是上品。一把扇骨几十万,如果说是用机器制作的,那么它的真实性就很小了。关于这点,内行一看就知道真假了。所以说,扇骨和扇面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扇骨做到什么水平,才能配上相应水平的扇面。用一把非常贵重的扇骨,不可能随便的一幅扇面相匹配。
现在是在成扇面上作画。也有很多画家在扇形上的宣纸上创作,这主要是与扇面找一个水平经验。但是这种作品不能归于扇面。只能说是用扇形的宣纸画画。在宣纸上行笔绘画,与在真正的扇面上行笔绘画是不一样的。
近十几年,我了解到,玩家们有许多玩牙料的扇骨、紫檀的扇骨。我认为最高境界的扇骨是竹子的。竹子不仅仅包括的是材质的问题,竹扇是能经受的住时间推敲的。在竹子上能有刻工,可以刻一些花鸟等形象。这里面有很多讲究,每一刀刻的时候能把书法的轻重缓急都刻画出来了。所以说,把玩扇子来讲,最高境界的就是竹子。这种竹扇比用牙料、紫檀之类的要贵重的多,讲究的多。竹子在文人心中是真正的宝,竹子有品。正如,西画讲究的是透视关系,比例大小。中国画讲究是神、韵,讲究的是笔墨里面有内在。所以说,竹子是在玩扇子中最高的境界。